長城網6月30日訊(記者 吳紹冰 賀宏偉)從“一棵松”到世界最大人工林海,塞罕壩每棵樹的年輪都記載著生態文明的進程。6月30日,長城新媒體記者在河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6周年座談會結束后,第一時間專訪了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劉海瑩。當天,塞罕壩機械林場被河北省委、省政府正式命名為“生態文明建設范例”。
塞罕壩開發建設,就是一部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群眾自強不息、戰天斗地的創業史
塞罕壩海拔1010-1939.6米,年均積雪7個月,年平均氣溫攝氏零下1.4度,年攝氏零下20度以下天數120天。“對于常人來說,僅適應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就已非常困難,但塞罕壩人愣是在流沙中植樹,在荒漠上建房,創造了‘人逼沙退、綠蔭藍天’的奇跡。”作為塞罕壩精神的傳承者之一,劉海瑩切身感受到,塞罕壩開發建設,就是一部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群眾自強不息、戰天斗地的創業史。
1962年9月,369名平均年齡不足24歲的創業者從四面八方集結,奔赴塞罕壩,沒地方住,就用草坯建起簡易的干打壘,用石頭和莜麥秸稈搭起草房。“頭天晚上燒一壺開水,第二天早上就凍成了冰坨子,連尿盆也全凍成一個冰疙瘩。”劉海瑩說,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,當年即栽下了1000畝樹苗,然而到了秋天,卻發現成活率不足5%。來年春天又造林1240畝,可成活率仍然不足8%。連續的失敗,一度冷卻了年輕人的熱情與激情,冰凍了歌聲與笑聲。
關鍵時刻,黨組織是主心骨!林場首任黨委書記王尚海帶領技術人員攻堅克難,改進了傳統的遮蔭育苗法,在高寒地區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。信心,開始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回暖。“令人難忘的是1964年早春的馬蹄坑會戰,120名黨員職工帶著新培育的樹苗挺進馬蹄坑。白天氣溫在零下2度,每個人的雨衣外面都濺滿了泥漿,凍成了冰甲,走起路來,咣咣直響,但大家沒有一個人叫苦,沒有一個人叫累。”劉海瑩告訴記者,大干3天,坡上全部栽上了落葉松;20天后,機械栽植小苗,放葉率達96.6%。面對一片稚嫩的綠色,王尚海等人嚎啕大哭,淚如雨下。
今天,馬蹄會戰的地方,高大茂密的落葉松已經結為林海。遵從老書記王尚海的遺愿,人們把他的骨灰撒在了這里,并將這片林子命名為“王尚海紀念林”。王尚海,成為塞罕壩上一面不倒的精神旗幟。
塞罕壩開發建設,也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壩人艱苦卓絕、永不言棄的奮斗史
五十五載,滄海桑田。三代塞罕壩人用青春、汗水、智慧甚至血肉之軀,同土地沙化頑強抗爭,將荒漠變為綠洲,把風沙擋在塞外,構筑了一道為京津阻沙源、涵水源的綠色屏障。作為第三代塞罕壩人之一,劉海瑩切身感受到,塞罕壩開發建設,也是一部老中青三代塞罕壩人艱苦卓絕、永不言棄的奮斗史。
1963年,大家正高高興興地準備回家過年,可趕上一場大雪,根本無法下山。于是開始鏟雪,連鏟3天,下山的路剛剛打通,又一場大雪襲來,只得回山過春節。在另一場暴風雪中,林場干部孟繼芝因雪大迷路失蹤,全場人出動雪夜急救,終于在一個雪堆里找到了已經被凍僵的孟繼芝。命是保住了,但從膝蓋處,他的雙下肢被截掉了,19歲的他從此再也沒有站立起來。
青年骨干曹國剛最大的心愿是把油松引上塞罕壩,改善林場的樹種結構,半輩子的心血也都花在了這件事情上。他有嚴重的肺心病,到后期呼吸困難,心肺衰竭。說不處話了,他就用筆寫,寫經驗、寫教訓、寫設想。彌留之際,他喘息沉重,臉色發紫,眼睛卻依然瞪著。妻子知道他想啥,伏在他耳邊哭著說:“放心吧,我還讓孩子搞林,把油松引上塞罕壩!”
上世紀80年代,趙福洲、陳秀玲夫婦每年都要在不通水電、沒有人煙的望火樓待上好幾個月,用的是煤油燈、蠟燭,喝的是雪水、雨水,吃的是咸菜、干饃。1984年冬天,懷著身孕的陳秀玲在刷洗水缸時重重磕了一下,癱倒在地,但由于風雪太過猛烈,15個小時后陳秀玲才被送到醫院,早產的孩子只活了一天半便夭折了。哭過、痛過,但兩口子還是選擇了堅守。
“林場里,9座望火樓中,有8座都是夫妻共同堅守的,人們也把這些望火樓叫做夫妻望火樓。55年來,共有近20對夫妻守過望火樓。55年來,上百萬畝的塞罕壩沒有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。”劉海瑩在講述這三件往事的時候,心情久久都難以平復。他說,這樣感人的故事在塞罕壩不勝枚舉,而且還在不斷上演。
塞罕壩開發建設,還是一部中國高寒沙地科技攻關、綠色發展的進步史
在物質和技術幾乎一片空白的條件下,塞罕壩機械林場幾代人堅持科技引導、勤于鉆研、大膽創新、攻堅克難,先后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、育苗、造林等一項項技術難關,取得了多項科學技術成果,實現了創新發展的自我超越。作為林場現在的領路人之一,劉海瑩切身感受到,塞罕壩開發建設,還是一部中國高寒沙地科技攻關、綠色發展的進步史。
樟子松落戶塞罕壩就是一項令人矚目的創舉和發明。樟子松是生長在內蒙古紅花爾基的抗旱耐寒樹種,若引種成功,正好可以解決塞罕壩沙地、石質山地的綠化問題。1965年春天,技術人員李興源用雪藏法貯藏種子,5月初播入苗圃。“育苗,必須用大糞做底肥,他就在路上撿拾馬糞驢糞羊糞,還讓妻子縫制了一套專門掏大糞的工作服。”據劉海瑩介紹,經過三年努力,樟子松育苗終于成功,并茁壯生長在塞罕壩其他樹種難以成活的土地上。
2011年以來,林場把石質陽坡作為綠化重點,整地時先把石塊挖出,大穴深坑整地,再人工客土回填,樹苗選用25厘米以上、培育2年以上的大規格樟子松良種容苗器,種好后覆蓋地膜保墑。這種方法使石質陽坡造林成活率達到98%以上。“我們創造出一個個營造林技術的新突破,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、省部級獎勵,5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……”劉海瑩自豪地說。
如今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可涵養水源、凈化水質1.37億立方米,固碳74萬噸,釋放氧氣54.5萬噸,可供199.2萬人呼吸一年之用,空氣負氧離子是城市的8至10倍,每年提供生態服務價值超過120億元。這是一代代塞罕壩人在茫茫荒原上躬耕不息、接力不止,造就了中國高寒沙地生態建設中史無前例的奇跡。
“剛才,我代表三代塞罕壩人從克志書記手中接過‘生態文明建設范例’牌匾的那一刻,除了激動和興奮之外,也深感肩上責任的重大。這是對我們工作的巨大鼓舞和鞭策!”劉海瑩表示,他一定帶領好新時代的塞罕壩人,牢記總書記的囑托,不負省委省政府的期許,傳承“忠于使命、艱苦創業、科學求實、綠色發展”的塞罕壩精神,當好“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”的排頭兵,為建設經濟強省、美麗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!